北理故事

北京理工大学与中国坦克车辆的历史与未来

     国人不会忘记,中国的三代坦克设计与制造者们更不会忘记在国庆60周年阅兵庆典中,行进在阅兵队列最前面的坦克方队!它们严整的队形、磅礴的气势不但给世界华人带来了永不磨灭的记忆,也给中华民族以无比的自豪和自信!

     这份荣耀不仅属于全体装甲人,也属于培养他们的母校——北京理工大学。

“白手起家”建专业

  坦克专业是在20世纪50年代依据新中国国防建设和部队现代化的需要、在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汽车系的基础上,通过借鉴苏联军工院校的经验逐步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它经过了“模仿移植”、“自主建设”和“特色发展”三个阶段,迄今已培养各层次毕业生数千人。他们遍布于坦克研究与制造、坦克发动机研究与制造等领域,为我军装备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做作出了重要贡献。

  现年92岁的退休教授吴大昌,在回顾坦克专业初建的情景时说:“当年的学校办学条件十分简陋。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学校根据国家形式的需要,实现了从普通工业院校向国防工业院校的转型。原汽车系的教师们则全改行,成为新中国坦克专业最早的建设者”。

  值得怀念的是,当时的北京工业学院院长魏思文虽然工作千头万绪,却为建设坦克实验室多方奔走,通过各种渠道亲自从国防部申请了各种型号的坦克,用于教学实验、拆装实验和驾驶实习。经过大约五到十年的建设,新中国的坦克专业在北京工业学院被成功地建立起来。

“攀登高峰”做科研

  1956年,在中共中央“向科学进军”精神的感召和“两弹一星计划”的鼓舞下,新中国第一代轻型坦克的概念就是1959年由北京工业学院坦克系师生首先提出并进行设计,后转到某军工厂定型制造的。苏哲子院士回忆说:“这个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制造成功的坦克,被装甲兵副司令员贺晋年誉为我们的‘金娃娃’,它标志着我国坦克研制已经走出了仿制阶段。”从此,中国人在坦克设计与制造上进入了创新发展阶段。

“兢兢业业”育人才

  由于北京工业学院是国防院校,坦克专业属于保密专业,由此,学校在招生录取、培养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政治教育与专业训练,因此,学校也被誉为培养“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在北京理工大学坦克专业近60的发展中,共培养各级毕业生数千人,其中不乏军界、政界和学界精英。仅20世纪50年代毕业的校友中,就有我国第一代轻型坦克(131轻型坦克)的设计和制造者、中国工程院院士、1959年毕业于坦克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苏哲子总工程师;我国二代坦克的总设计师、1956年毕业于坦克发动机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方慰先。正是坦克专业校友的不懈努力,才实现了我国军工装备从“模仿”经“独立”到“创新”的阶段性跨越,实现了我国部队装备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20世纪80年代,伴随北京工业学院向北京理工大学的转型,坦克车辆也实现了军用车辆向军、民两用车辆的跨越发展。除保持军用车辆学科的发展优势外,在民用车辆领域,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团队研制的50辆电动客车成功地服务奥运会,运送乘客达14万人。目前,采用北理工的技术平台和标准体系制造的60辆新型汽车成为上海2010年世博新能源汽车的主力车型,每天运送观光游客几十万人次。

“名师荟萃”迎未来

  经过60年的积累,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机械与车辆学院,而原有的坦克与发动机专业也演变为车辆工程系(包括军用车辆和民用车辆)和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它下辖车辆工程(博士点)、动力机械及工程(博士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硕士点)、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博士点)、人机与环境工程(博士点)。在学科点不断发展的同时,车辆工程专业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和高层次的师资队伍,如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逢春和项昌乐教授;国家千人计划袁荒教授;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刘福水、马彪、林程、胡纪滨、廖日东教授;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苑士华、左正兴和赵长禄教授等。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车辆工程系已拥有“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坦克传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汽车动力性与排放测试国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北京市清洁车辆实验室”和“军用车辆动力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等雄厚的实验支撑系统。这些都有效地保障了科研创新与拔尖人才的培养。

  坦克车辆的历史值得人们铭记,其未来更充满希望!
 

发表时间:2017-07-15 供稿: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