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 倪志远:合理规划,不断攀登

倪志远 外国语学院2011级本科生
    毕业后保送至本校攻读硕士学位。本科期间连续7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曾担任北京市学生联合会执行主席、首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学习联盟秘书长,校学生会副主席,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等职务;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基层团干部”,校“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在进入这个报告厅之前,我游览了一下我们美丽的校园,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过我的足迹,也让我脑海中浮现出许多曾经的点点滴滴。很荣幸今天有机会在这里回想和反思大学生活的收获与成长,希望能给各位学弟学妹带来一些借鉴和启发。
    一、认清目标,合理分配时间
    四年前的我和大家一样,对大学生活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憧憬,大学于我应是炫丽而又多彩的。也正是带着这种期待,我给自己规划了一个很不切实际的方案,类比王大锤的说法就是“不久之后我就会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然而现实总归是要给人泼泼冷水的,慢慢地我发现一个人是无法专业学习、学生工作、课余爱好等等都兼顾的,主要的原因在于时间。大学生活中的时间分配,可以看做是一道不定项选择题,少选有可能无法得满分,但是多选一定是全扣分。所以在考虑了自身喜好、个人能力、未来目标和经验经历的情况下,我选择了学生工作作为我大学学好专业课之外的生活提升。
    选好了目标,那么剩下的就是如何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借鉴小平同志的观点就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想做好一件事没什么窍门,一方面就是努力,另一方面就是投入,换算成公式就是成果=效率乘时间。各位同学有机会可以去参观一下学生服务中心406的校学生会办公室,左侧最靠窗的工位曾经是我的第二个家,换句话就是我除了回寝室睡觉和在教室上课都在那里。下面我简单举例一下我大三某一天的时间表。由于早上第一节没课,我在7点40起床,然后洗漱之后8点出门,在学服超市买个肉夹馍和一袋牛奶之后来到办公室看书写作业,特别是趁着没人的时候朗读一下课文,第二大节课之前十分钟出门去上课,中午吃完饭回去睡30分钟然后再回到办公室继续看书,下午满课,吃完晚饭回办公室做作业和改策划。晚上9点半开部长团例会开到10点多,然后大家撤了我再整理整理东西也回宿舍,偶尔的娱乐和放松呢就是11点到11点30断电之间看看B站或者美剧,之后12点左右上床睡觉,基本不存在周末和放假的概念,这样算来,我每天除了上课大概有4小时在学习,2个半小时在工作。
    作为学生工作基础和前提,我想对各位有志于此的同学说:学习是基础,学习是基础,学习是基础,重要的话需要说三遍,我可以保证,即使你学生工作做得再好,一旦挂科你就没有可能继续工作下去了,所以请各位务必牢记。
    现在很火的一句话叫做“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也正因为对学生工作和学习长久的陪伴,我才能在做出成绩的同时也成功保研。
    二、不断尝试,不断攀登
    作为分享的第二部分,我想跟大家聊一聊我是如何在学生工作中一步步尝试和攀登的。还记得大一报到当天的新生见面会上,看到辅导员发放材料时,我就主动上前帮忙,给辅导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主动竞选班长,担任辅导员助理,参加校级和学部学生会的面试等等,每一次的尝试对于我这个初入校园的小鲜肉都是一种挑战,但是当挑战习以为常,就变成了自然。上大二之后,恰逢我校第一届德学骨干培养计划招生,面向全校只招收17个人,候选人中人才济济,当时作为一名普通的班干部,我仍然选择去尝试,最终凭借自己的出色表现成功入选。而后的一步步攀登其实也都源于不断的对自己能力的探索和对新的领域的尝试。跳出之前的部门、组织形成的束缚去尝试更多的事情,才能有成长。
    学生工作的难处和益处其实是统一的,它需要跳出学生的身份,从职场的角度去学习和锻炼做人做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犯各种各样很低级的错误,会被批评,会造成后果,但是相反的,当我们能够成功地在学生时代把一生要犯的错误全都犯完,我们就会以一个相对完美的状态去面对未来真正的工作。形象一点来说,我们漫漫人生路上有许多的坑,我庆幸自己在学生时代开开心心地掉到了一个又一个坑里,又开开心心地爬了出来,然后默默地告诉自己下次要小心,我身上的尘土和伤痕都会留在学生时代随风而去,但是经验和教训都会被我带到之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这就是学生工作的意义--低成本试错,或者用理工科学生更好理解的说法,就是Debug。
    而谈到如何做好学生工作,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心,也就是所谓的“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或者选择了一个组织,就要为它的发展和未来负责,需要把这些工作当做自己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在本科的四年当中,不论是寒假暑假,我回家的时间从未超过两周,都留在学校或实习或继续完成工作,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我为我所热爱的工作投入了多少。关于责任心我想跟大家举一个简单例子,恐怕各位大一的学弟学妹们在面试各类学生组织的时候都被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甚至是如何在期末考试周完成必须要做的工作任务,这些问题并非是空穴来风,因为的确会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这种两难的困境。两年前的元旦前后,考试周临近,所有大型活动告一段落,校园内外弥漫着复习考试的紧张气氛,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距离保研排名只有一个学期,可谓是决定能否保研的关键阶段,而与此同时,我还是校学生会的副主席、外国语学院的团委学生副书记,需要完成本年度的所有活动资料总结和上报工作。面对类似于我这样的困境,有的人选择了辞去学生工作专心学习,这种选择很正确,因为事关人生、事关未来。然而当我们站在一个组织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这样一种选择却是一个组织巨大的损失。所以在这样一个时间,面对这些困难,我选择了留下去承担这些责任和义务。整整一周的时间,我每天的睡眠不足5小时,11点30断电之后我的电脑可以坚持两个小时让我整理文件材料,我的两个充电台灯可以让我再看看我的专业复习资料,实在不行还可以裹着羽绒服在活动室完成给自己定下的当天的复习进度。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学生干部有三宝,笔记本、充电灯、大棉袄。最终,工作完成了,考试通过了,我也在大睡了两天之后原地满血复活,保研没耽误,我也践行了竞选时大多数人都会说的那句,“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因为靠谱,我赢得了信赖和更多的宝贵的机会。很多选择无关对错,关乎责任,需要我们思考,需要我们取舍。
    三、在服务首都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我想很多在座的学弟学妹跟我一样都是从全国各地不同的省市千辛万苦考来北京的,然后由于成绩比较优异能够成功进入北京理工大学。首先我要恭喜各位,你们选对了学校、选对了城市。北京理工大学的声誉意味着我们在许多场合自带BUFF加成,也意味着我们有庞大而优质的校友资源,而北京作为首都则更是汇聚了中国的各类大型活动和顶尖平台,各位的未来和前途是一片光明和充满希望的。既然有这么大的优势,应该如何去利用呢?答案就像PPT中的这句话一样,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多走出校园,在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活动中学习一些在校园中学不到的知识,从而在服务首都中去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在这里我简单分享一下我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周中服务的体会,我的岗位是在志愿者之家,服务广大的志愿者们。当北京的所有市民享受突如其来的假期和APEC蓝的时候,我的生活则是每天早上六点半到达国家会议中心,晚上十一点多离开,辛苦是不言而喻的。而说到那十几天的收获,绝对不仅仅是听到了习大大、普京、奥巴马等的演讲,而是通过切身感受了解了外事交往的常识和相关礼仪。比如悬挂双方国旗时,应该是以右为上,左为下,而在汽车上时是驾驶员左手为主方,右手为客方。这些看似简单的细节实际上反映着国家的尊严,甚至是一种外交博弈。所以在双边会议室召开会议之前,就经常能看到两个国家外交人员在就一些诸如悬挂旗帜、入场顺序,落座位置等问题磋商的场面。此外,我也认识到了外语口语的极端重要性,在服务中我就遭遇过这种尴尬,我听懂了对方说的每一个单词,但是我还是不明白他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因此我也建议在座的各位同学务必要学好英语,特别是英语口语,不然你会因为语言不达标而与北京许多优质的平台和资源失之交臂。最后我要提醒的一点是,参与意味着责任与付出。也许很多同学报名志愿活动是出于简单的好奇与兴趣,甚至是能够看比赛、见明星的一腔热情。但真正参与其中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服务精神。8月份的田径世锦赛和10月的中国网球公开赛我都全程参与,作为核心志愿者,我的通行权限包含了所有运动员区域,可是尽管有着博尔特、加特林、德约科维奇、纳达尔等等的明星大腕,我们同一个岗位的志愿者没有一个人会离开工作岗位要签名要合影,这是一份责任和对服务的承诺。
    各位学弟学妹们,四年前的今天,我曾坐在台下,聆听着学长学姐们的报告,憧憬着自己的大学生活,四年后的今天,我用我的努力和拼搏换来了许多的机遇和经历,也成功的站在这里,将这份分享延续下去。有句话说:你必须十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这可以说是大学生活的真谛,没有人的成长是一帆风顺的,也没有人的成长能够脱离自身的拼搏,所以当花花世界摆在你面前,当各种选择充斥你的生活时,你能否做出正确的选择,你能否把握住改变人生的重要机遇,这个问题需要你们用四年去回答,而我相信,你们能够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发表时间:2016-08-16 供稿: 学生处